正在加載......

歷史沿革

首頁 > 歷史沿革
龜公

新北市鶯歌區之得名,源於北面的龜崙領丘陵地區,有一酷似鶯或鷹形的巨大岩石(位於今北鶯里)早期被先民稱為鷹哥石,又有鶯哥石、嬰哥石、鸚哥石等名,這是「同音通假」的緣故。《淡水廳志》卷十三〈古蹟考〉記載「鶯哥山,在三角湧,與鳶山對峙。相傳吐霧成瘴,偽鄭進軍迷路,炮斷其頸。」

鶯歌碧龍宮的創建,迥異於其他由先民自中國原鄉迎請香火、神像渡臺或自其他宮觀分靈、出火而興建的廟宇。從發跡、草創到改建,碧龍宮皆座落於建德山上,可說是臺灣道教廟宇的「原生種」。值得注意的是,碧龍宮的興建,有一段出現於日治時期且流播遐邇的「龜公石」神蹟。

龜公屢顯神異,本地信眾若遇到疑難雜症,常會到牛灶坑山向龜公擲筊請示;倘要出門遠行,也會前來祈求龜公保佑行程平安。且除本地信眾外,亦有外縣市居民搭乘西部幹線火車來到鶯歌,再以徒步或乘坐人力車的方式前往建德里,進而攀爬上牛灶坑山朝拜龜公。前任鶯歌鎮長許元和(1950~)即指出鶯歌並非山、海線的交會點,也不是縣市政府所在地,但當年的年運輸量在西部幹線各站中,卻稱得上數一數二的大站,不但經常出現數車廂或集體包車的旅客,同時在鶯歌站上、下車,引起列車長好奇、關注的現象,甚至也有年運輸量僅次於臺北、員林兩站的紀錄。龜公的神異與靈驗,於此可見一斑。


g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