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正殿

正殿為五開間的建築,明間(中港間)供奉觀世音菩薩,左次間供奉關聖 帝君,左邊間(邊港間)供奉財神帝君。右次間供奉天上聖母,右邊間(邊港間)供奉文昌帝君。在五間的殿宇內,每間皆各供奉一位神明。
正殿的外觀造型,採用俗稱「五山」之式樣,即中間屋頂最高,為「假四垂」,然後依次向左右漸降,形成中高旁低之屋頂,全鋪以金黃色琉璃瓦,屋脊採燕尾脊,最高的正脊出現「西施脊」,即在脊上加脊,使脊垛更高更華麗。
- 後殿
後殿為一座二層樓的樓閣,平面近正方形,合乎「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」之象徵。閣之屋頂為「歇山重簷」,臺灣俗稱為「四垂頂」,有二重屋頂,全覆以金黃色琉璃瓦,正面及側面均為三開間,明間比次間足足寬二倍餘,轉角佈置四柱,因而角樑為四十五度斜角,外觀比例均衡。
- 左右配殿
碧龍宮正殿左右各有一列配殿,左右配殿的建築較為平實,但上簷為「歇 山式」屋頂,燕尾起翹,上簷的斜脊放置四大天王及金剛之交趾陶像。
上簷懸吊十四顆吊籃與正殿互相輝映,牆面則崁入青石,表面施以「壓地隱起」及「水磨沉花」(淺雕與線雕)之藝術加工。
- 金亭
碧龍宮金亭設置在正殿右後側,是一座二層簷樓閣的造型,平面呈六角形 ,六面皆貼以紅色與黑色花崗石,並施以淺紋雕刻。二重屋簷皆有脊獸,仙人之後有「海龍」與「狻猊」。六角形屋簷之翼角下皆出吊籃,吊籃左右出「雀替」。牆面則浮雕天宮,每面二尊上簷各面為八角形「螭龍團」圖案浮雕,作工精細。金亭頂出煙口為葫蘆。